房市漲幅驚人,小資買房壓力越來越大
和2012年第三季實價登錄上路相比,七年來,2020全台八大主要都會區平均購屋總價增幅比例,除台北市為個位數外(6.5%),其他都會區的增幅都超過21%以上,最高的是台中市,竟然達到了48.8%,平均購屋總價已破千萬!漲幅相當驚人!
年度及增幅 | 八大主要都會區 (單位:萬) | 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台北市 | 新北市 | 桃園市 | 新竹縣 | 新竹市 | 台中市 | 台南市 | 高雄市 | |
2020 Q1 平均購屋總價 | 1977.1 | 1199.7 | 863.3 | 971.6 | 936.6 | 1059.1 | 813.7 | 853.4 |
2012 Q3 平均購屋總價 | 1856.2 | 965 | 660.4 | 726.7 | 645.2 | 711.6 | 580.1 | 703.5 |
購屋總價增加幅度 | 6.5% | 24.3% | 30.7% | 33.7% | 45.2% | 48.8% | 40.3% | 21.3% |
購屋總價增加金額 | 120.9 | 234.7 | 202.9 | 244.9 | 291.4 | 347.5 | 233.6 | 149.9 |
資料來源: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、實價登錄網
如何準備購屋第一桶金?
1. 算好購屋自備款,再來規劃買房計畫
能準備好多少自備款,就先買什麼樣的房子!但自備款要準備多少才夠呢?
項目 | 內容 |
---|---|
預估可貸成數 |
|
仲介買賣服務費 | 房價1%~2% |
裝修、裝潢、家電、家具...等費用 | 房價5%~20%(翻新裝修或是重新裝潢會影響比例) |
資料整理:今周刊
若以購買新北市一間1,200萬元的房子為例,若為自購,扣除北部預估可貸成數,一開始就需要準備240萬以上的自備款!若是加上裝修、裝潢、家電家具採購…等費用,連同自備款就需要至少抓房價的30%才夠!
清楚理解買房需要準備的資金後,就可以開始設定購屋計畫。以前例來說,若是設定五年首購需要240萬的頭期款,選擇積極型年報酬率10%以上的投資方式,每月定期投入3萬左右,就有機會達成目標!若是將已有的自備款搭配投資,購屋計畫還可以更為提早。
2. 堅持買小換大及買遠換近兩原則,靠換屋效益買到理想好房
有了自備款的準備計畫,控制自己不要太過自信去承擔超額購屋貸款的沉重壓力,把握買小買遠兩大原則,先找到一間符合還款能力及現狀的房子,就可準備入手。之後再隨著個人或家庭經濟能力成長,以及房價增值效益,就可以考慮換大換近,一步步接近心中的理想好房。
3. 規律投資加上專業建議,累積獲利,買好房更接近!
不管是買預售屋或是成屋,一次給付或是分次分階段給付的頭期款,對於小資上班族來說,都是龐大的資金壓力,因此,一旦決定買房,就必須養成規律投資的理財習慣,若能諮詢專業建議,透過定期定額或是一次性資金的投入,多元積極佈局各種基金配置組合,才可能在同時拉高投資報酬及分散分險的情況下,累積購屋的第一桶金。
資料來源:今周刊